法國推酒鄉觀光 香檳傳說成就小鎮產業

特派員看世界專欄(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奧維萊31日專電)在法國東北部小鎮酒莊裡,幾名德國遊客端著笛型杯,面向大片葡萄園,一邊品香檳,一邊盯著杯裡的氣泡出神,久久才說一句「真好啊」,指的不知道是酒,還是這段悠閒時光。

這座小鎮名叫奧維萊(Hautvillers),居民不到800人,每年卻迎來16萬人次造訪,全是為了香檳。

奧維萊被稱為「香檳搖籃」,當地流傳的說法是,僧侶裴瑞農(Dom Perignon)於17世紀發現混搭不同的葡萄可取得特殊風味,因而改良了生產香檳的方法。

時至今日,鎮上仍有很多人從事與香檳有關的行業,放眼周圍景色,也盡是葡萄園。

法國的酒鄉旅遊(oenotourisme)是近年很受歡迎的觀光模式。根據法國旅遊發展署(Atout France)資料,2016年,有1000萬人次遊客造訪法國酒莊和葡萄園,過去7年來,平均每年成長4%,尤其外籍遊客比率顯著增加。

有些假期不多的日本人只能擠出3、4天到法國玩,他們會選擇一天在巴黎、一天去有「絕景」美譽的聖米歇爾山(Mont St-Michel),還有一天就到酒莊品酒。

法國最受歡迎的酒鄉旅遊地區,首先是聞名全球的波爾多(Bordeaux),緊追其後的就是香檳區(Champagne),兩者分別獲得18%和17.2%的遊客青睞。

香檳在酒中具有特殊地位,只有在法國香檳區、依據一定規範生產的氣泡酒才能稱為「香檳」。

2015年,聯合國教育、科學及文化組織(UNESCO)把香檳區葡萄園、酒莊和酒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,加上法國政府近年力推酒鄉旅遊,這一區的小鎮漸漸習慣遊客人潮,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奧維萊。

「奧維萊居民大約800人,卻有多達60人以種植葡萄為業」,觀光中心專員裴洛(Megane Perlot)說,遊客來到這裡不僅可品嘗香檳,還可欣賞鎮上超過140塊的傳統鑄鐵招牌,許多圖案都與葡萄或釀酒有關;酒足飯飽後,附近還有森林可供漫步。

說到法國香檳,或許以酩悅(Moet & Chandon)最為人所知,奧維萊也有一座酩悅工坊,但在這個小小的鎮上,其實每走幾步就可以看到一座酒莊,只要走進去打個招呼,主人都很歡迎試飲,聊聊每款香檳的差異。

香檳酒莊「Champagne G. Tribaut」的第3代經營者提里波(Valerie Tribaut)在一個非假日忙著向遊客說明自家釀的酒,稍有空檔才能受訪。

她的祖父本是香檳廠員工,到了她父叔輩開始創建自家酒莊,從種植葡萄、釀造到銷售,都由一家人包辦。

「對生產者來說,要釀造優良香檳,有3/4的工作是種出品質好的葡萄」,提里波說,有了好葡萄,接下來就仰賴專業技術和時間魔法;在她家,酒至少要陳3年,年份香檳則要陳5到7年。

這類小型酒莊的香檳風味不輸知名品牌,但價格親民,不到20歐元(約新台幣700元)就能買到一瓶佳釀,而且通常只在當地才買得到,因為光是接熟客訂單和遊客零售,產量就差不多售罄,未必有貨送到巴黎上架,更遑論外銷。

葡萄酒是法國的文化和農產驕傲,也是經濟命脈,其價值不僅外銷,也是產區的觀光產業。

從葡萄園和小鎮景觀到美食美酒,酒鄉旅遊能給遊客多重滿足,在文化上又能推廣法國引以為傲的「生活藝術」(art de vivre),且每組遊客一趟平均花240歐元買酒,是很有價值的旅遊產品。

總的來說,法國酒鄉遊客去年共消費52億歐元,市場還在成長。

酒鄉旅遊既含文化概念,又能結合餐廳、生態健行等產業,法國政府去年2月推出官方網站(http://www.visitfrenchwine.com),展現了強推酒鄉觀光的企圖心,裴洛希望趁著香檳區被列為世界遺產的機會,讓遊客更瞭解香檳的製程和法國文化。

「大型品牌營造了香檳奢華、高級的形象,但在法國,香檳也漸漸普及化」,提里波說,「我們試著生產性價比高的香檳,讓人可以常常享用,在想放鬆的時候喝,不一定要是什麼重要場合」。1060731
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


via 旅遊新聞 - Yahoo奇摩新聞 http://ift.tt/2va0jzN
RSS Feed

If new feed item from http://ftr.fivefilters.org/makefulltextfeed.php?url=https%3A%2F%2Ftw.news.yahoo.com%2Frss%2Ftravel&max=3, then send me

IFTT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