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次大戰未完成的隧道 卻成為如今的熱門親水公園

文、圖/Joel Fukuzawa.

高森鐵路隧道公園

就在日本的七夕(原本應該是農曆的七月七日,自從明治維新之後,全改成了陽曆),來到高森鐵路隧道宮原,這裡原本應該是「南阿蘇鐵路」的高森車站經過的一個重要隧道,但是這裡的隧道卻沒有貫通,理由是因為開到一半之後,發現通過了一個大量的湧泉區,不得已只好放棄了這一段開發的計畫。

從明治時代開始「九州橫斷鐵路」的計畫就一直被提出來,當時的計畫是從熊本到宮埼貫穿阿蘇山,完成這一段絕壯史詩般的鐵道計畫,所以在二次大戰前,就已經完成了熊本縣到高森車站這一段的鐵道,但是就在要貫穿阿蘇山連結到宮崎縣這一段,就一直有著很高難度的地理限制,除了高千穗的東洋第一大鐵橋之外,就是該如何貫穿阿蘇山,直接把鐵道拉到高森車站。

原本的計畫是開通一條長約6,500米的高森隧道,連結高千穗以及高森。只是沒想到就在隧道的中段,才發現有一塊沒有探勘到的湧泉區。當年1975年的時候,開挖到了長度約2,055米處,水源就一直湧出,當時湧出的程度是每分鐘36噸,工事根本無法進行,隔年只好停工,直到現在每分鐘還有32噸的湧泉從隧道流出來。

不過坦白說,日本在開發交通事業的時候,遇到大量湧泉也不是第一次,像是「青函隧道」或是「鍋立山隧道」以及「中山隧道」,其中嚴重的甚至還有每分鐘有80噸的湧泉出現。所以當年如果日本的鐵道建設公團硬要強渡關山,直接開通高森隧道,在技術上不會是難事。

只是剛好遇到了日本汽車普及,地方對於鐵道依存度降低,加上當時還沒有改為民營的日本國鐵的收支惡化,評估了即便開發之後,也很難收支取得平衡。於是就把這個開通計畫給中止了。

不過中止高森隧道的開發,結果反而對於附近農戶民家是一件好事,因為如果真的要開通高森隧道,就必須把這一段湧泉切掉,一旦切到這些依賴湧泉生活的民眾們,要遭遇到的不方便,可能遠勝過交通建設的便利。這也是當年的技術開發以及職員最在意的,就是如果公共事業造成了鄰近住民的生活障害,就不該是開發交通公共事業的初衷。

後來這一個高森隧道,經過了多年的交涉溝通,直到1993年無償的由JR公司轉讓給高森町公所,因為不斷地有湧泉湧出,高森町公所直接把隧道改成了親水公園,而這些不斷湧出的水源,也成了高森町的生活用水。現在每年的七夕,都會開放免費進入高森隧道,欣賞當地小朋友還有住民的七夕彩球,尤其在外頭36度的高溫之下走入隧道中,24度清涼的空氣讓人的精神為之一振。

高森隧道這個屬於經濟高度開發下的一個未完成的產物,經過幾番周折,原來的缺點卻意外地轉換成了優點,這或許也是當年開發者所沒料想到的事情。


 
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


via ETtoday 東森旅遊雲 http://ift.tt/29QcxUo

IFTTT

Put the internet to work for you.

Turn off or edit this Recip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