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蘭 中興文創園區 荒廢造紙廠大變身

南榕廣場可近距離觀賞白煙囪及老廠房,道盡紙業輝煌的世代。

車行在五結鄉的台9線上,視線不遠處,一座高聳斑駁的白煙囪,一旁樓房牆面是泥灰色的,斷垣殘壁、風華盡落,我特別熱衷這樣的建築,這才是名副其實的「工業風」。今年7月起,這處曾是全台最大的造紙廠,化身為中興文創園區迎客,廠房、倉庫陸續開放,並有工坊進駐,老紙廠注入新靈魂,令人振奮。
報導╱陳姿吟 攝影╱高世安



中興文創園區大部分廠房、倉庫維持建築原貌,宛如走入宮崎駿動畫場景。

台灣的文創園區何其多,宜蘭五結鄉的中興文化創意園區,有些許不同。從入口處開始,近35公頃大的遼闊感迎面襲來,放眼望去,大多建築經過修整,卻刻意保留原始的樣貌,中央寬敞的人行道是園區的康莊大道。
最先吸引我注意的是水泥廣場,大量的木材有大有小、粗細不同,齊躺在一起,身上各有編號。藝術家劉秋兒將園區重整時,意外挖掘出一批木材,一根根親手鋪陳,意味將過去台灣平凡老百姓所做的努力,重新攤在陽光下。這也難怪,劉秋兒總告訴園區員工,每一根木頭在他的眼裡大不相同。



牆面上當年將機具遷出廠時敲出的洞,變身藝術創作,闡述造紙製程。

往裡走一些,南榕廣場是園區的「主視覺」。這裡可近距離觀賞高聳的煙囪,猶如巨人般傲立,道盡那個紙業輝煌的世代,時至今日仍不可忽視。這兒的歷史可追溯至中興紙廠的前身,為日治昭和10年(1935年)的台灣興業株式會社。直到光復後至50年代左右,已是全台最大造紙廠,一條龍生產,產出新聞用紙、鈔票紙、衛生紙等,產量在當時是東南亞第一。數十年後,時代變遷,紙廠面臨歇業,廠房荒廢達13年。
目前園區仍保留一半以上的廠房、倉庫的原貌,能恣意穿梭其中。我留意到牆面上不時出現大大小小、不工整的破洞,原來當年停工時,為了將值錢的機具遷出廠,乾脆直接敲洞。這些孔洞透過藝術家的巧手,變身為鋼雕創作,闡述造紙製程,如去皮、製漿、壓光、裁切等。


水泥廣場上大量木材,由藝術家劉秋兒親手鋪陳,意味老百姓的努力,重新攤在陽光下燦爛。
園區洗手台,以繽紛馬賽克妝點。
裝置藝術森林,也十分豔麗醒目。


當年的物料空間,現在是15個藝術工坊進駐的興工一場、二場。

物料廠重生 15藝術工坊進駐

紙廠擁有各種廠房、倉庫,如將回收紙打成漿的散漿機房、放置乾紙漿的漿料倉等空間。其中日治時期建造的物料空間,早年是用來存放硫磺、白土,正是現在15個藝術工坊進駐的興工一場、二場。工坊大致分為木、紙、布3大類,有趣的是,除各工坊自行規劃空間配置,他們也在此進行創作,遊客入內便能了解製程,更能選擇有興趣的工坊參與DIY體驗,像是染布、彩繪布鞋、陶藝盆栽等物,頗有寓教於樂的意義。


參觀工坊之餘,還能體驗DIY製作陶藝盆栽(490元)。
遊客中心裡展示紙廠老照片,看著看著彷彿能進入那段舊時光。
盡量保存原貌的部分廠房,有的還能走進去參觀,一窺室內實景。


【相關資訊】

★開車
國道5號下羅東交流道,走國道下方引道接中興路二段轉台9線往北可抵
★搭車
搭乘首都客運、葛瑪蘭客運及國光客運至羅東轉運站下車,轉市區公車至中興文創站;或搭台鐵火車至羅東站轉區間車至中里火車站,步行約10分鐘可抵
★相關資訊
•中興文化創意園區 (03)969-9440 開放時間平日10:00~18:00、假日10:00~20:00戶外場域開放至22:00 免費參觀 各館每周三休 DIY項目體驗費用則視各工坊而定





有話要說 投稿「即時論壇」
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


via <<蘋果日報>>旅遊與美食總覽 http://ift.tt/2xqooA0
RSS Feed

If new feed item from http://ftr.fivefilters.org/makefulltextfeed.php?url=http%3A%2F%2Fwww.appledaily.com.tw%2Frss%2Fnewcreate%2Fkind%2Fsec%

IFTT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