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關廟麵由來】傳統耐久滋味 關廟麵為何成地方特產?

關廟原本僅7、8家具規模的麵廠,瞬間暴增至20多家搶食大餅,如今更達40多家,甚至有外縣市生產的相似麵體,也打「關廟麵」在賣。

其最早期的關廟麵不叫關廟麵,而被稱為「大麵」「生麵乾」「柳仔麵」(柳為麵的台語單位)。

合進製麵第二代楊欽龍表示,外公李金生於日治時期和2個村人一起外出學製麵,3人合夥又拆夥,最後各自獨力經營。

他提到:「原本外公還兼賣豬血湯、湯麵等等,生麵乾只是兼著賣,沒想到出外關廟遊子常帶往各地,用於解鄉愁,也用於送友。漸漸地,獲贈的外地人見此麵方便儲存,單價又不高,吃來紮實可口,因此經過關廟時會特地購買,或託在地人幫忙帶回,關廟麵漸成地方特產。」

  1. 關廟麵熬煮而成的肉羹魯麵是在地有名小吃,當地人常用來當做早餐。
  2. 早期製作關廟麵材料除了麵粉,還應用米豆和樹豆做成米豆簽、樹豆簽。(左起為樹豆簽、傳統關廟麵、米豆簽)

當時關廟地區賴以為生的製藤業剛好遇瓶頸,遇上印尼不願再供給藤料,於是許多人開始轉業學製麵。「大家見我外公把傳統麵條改為比較節省空間的折麵,又紛紛跟進,從此成為風氣。」

1995年後網路宅配發達,關麵廟知名度大開。原本當地僅7、8家具規模的麵廠,瞬間暴增至20多家搶食大餅,如今更達40多家,甚至有外縣市生產的相似麵體,也打「關廟麵」在賣。

  1. 合進第二代楊欽雄和哥哥一起傳承外公、父親手藝,十多年前返家接棒。
  2. 現今關廟麵麵體變化多,有意麵、波浪麵、麵線、家常麵、拉麵、客家麵、滷味麵等等。

楊欽龍強調,關廟地區是少數保留日曬製麵的地區,也還買得到老一輩喜歡的米豆簽、樹豆簽等柳仔麵,「機器烘乾的麵和日曬麵,口感就是不同,還是得要日曬才能吃到最道地關廟麵的滋味。」


延伸閱讀
分家總鬧翻?三代名店競曬不減和氣
弱視又夜盲卻撐起老店50年 他如何辦到?
當年丈人阻攔開店 如今他成岳家助力
【最老關廟麵】早看山 午看海 曬麵人最懂老天爺臉色
【關廟麵由來】傳統耐久滋味 關廟麵為何成地方特產?
【最老關廟麵】協進製麵一甲子衍生6店 1張圖看懂關係
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


via Yahoo奇摩新聞 http://ift.tt/2m5TUx7
Feed

If new feed item from http://ftr.fivefilters.org/makefulltextfeed.php?url=https%3A%2F%2Ftw.news.yahoo.com%2Frss%2Ftravel&max=3, then send me

IFTT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