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京車站的意義不只在於交通,是日本走進現代玄關的重要象徵!

檢視相片

或許由於東京的交通系統太過複雜,從外地進入東京的第一站往往不是東京車站。外國人從成田機場或是羽田機場進入東京,在上野、日暮里或是品川就可以順著山手線等地下鐵系統,到想去的目的地。日本國內的旅客要從東北、上越或是長野進入東京,也是在上野轉乘其他列車;東海道的旅客則在品川車站轉乘。現在東京車站每天出入的旅客不一定有新宿、池袋等大站來得多,但是東京車站的意義不只在於交通,還在於文化、歷史和象徵的意義。

 

從東京車站出來,可以感受到日本現代化的歷程,雖然說是現代化,但從明治維新至今,也已經一個半世紀了,現代化也成了歷史的一部分。而在東京車站及其周邊的「丸之內」,可以看到明治時代傳入的倫敦建築風格和大正時代的紐約建築風格。

 

「丸之內」指的是由東京車站到皇居之間的這段街區,主要從一丁目到三丁目,而東京車站前方的東西向道路是「行幸通」,是天皇從皇居出來到東京車站的這段路。在二○一二年的十月一日,以紅色磚瓦(赤レンガ)建築而成的東京車站,結束復原的工事,以一百年前開幕時的風采重現於世人眼前。二○一四年是東京車站開業一百周年。從明治時代以來,朝著現代化道路邁進的日本,大量建設鐵路,面對皇宮的東京車站像是日本走進現代的玄關,是重要的象徵。

 

東京車站做為東京現代化的先驅,改變了傳統的木造建築,使用文藝復興樣式的紅色煉瓦,而煉瓦則採用英國的製造方式。

 

剛開始的東京車站只有四條線路,日俄戰爭之後,於皇居正面開始建設。車站在關東大地震中沒什麼損傷,但在二次世界大戰的空襲所導致的火災中,屋頂被燒毀,但幸好基本骨架、造型和結構都還完好。

 

隨著戰後的發展,東京車站原來的面積雖然沒有增加,但鐵道與地下鐵的發展,到現在已經有三‧六個東京巨蛋大小、十八萬二千平方公尺、二十八個月臺,是一個一天發出三千七百列火車的超大型車站。

 

日本人面對東京車站的擴張,不是拆除舊有的車站建築,蓋起更大、更新穎的車站,而是選擇在不破壞主體造型的狀況下,往地下發展。面對完成將近一百年的車站,日本人選擇的是加強結構,並努力使用原有的工法、原料和技術來保存。從東京車站走出來,俯拾即是一百年前的痕跡,這些痕跡歷經歲月,不見其風霜,原因在於「丸之內」的保存運動。

 

 

本文節錄:【東京歷史迷走】一書/下圖來源為時報出版提供

 

檢視相片

 

 
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


via 旅遊新聞 - Yahoo奇摩新聞 http://ift.tt/2CCUsDz
RSS Feed

If new feed item from http://ftr.fivefilters.org/makefulltextfeed.php?url=https%3A%2F%2Ftw.news.yahoo.com%2Frss%2Ftravel&max=3, then send me

IFTTT